科學家發現,在新手爸媽的體內
會湧出海量的 #催產素(俗稱愛情激素)
這種激素不僅會使父母愛小孩愛到滿出來
還會害他們更容易替孩子擔心得要死
這是因為催產素會刺激大腦的 #杏仁核
而杏仁核的主要作用,是處理恐懼與焦慮
在危險逼近時往往最為活躍,提醒你塊陶阿
所以這層機制的用意,是要父母保持警戒
隨時注意出沒在孩子身邊的壞份子
然後科學家注意到,#母親 作為主要照顧者
她們的杏仁核活躍程度,竟是父親的 4 倍-
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你媽總會反應過度
而你爸卻只會叫你 #去找你媽 了
而且啊,這個影響可是會持續一輩子的
所以無論年紀有多大,你在媽媽眼裡
永遠都是那個令她操心的 #孩子
但接下來這段,其實才是今天的重點:
科學家在繼續研究男同性戀家庭後發現
如果家中沒有女性,那肩負母職的那位男性
他的杏仁核活躍程度,也會和其他母親相當
-意思是,他心繫領養子女的程度
幾乎和自己親生的沒什麼兩樣
這顯示,#母性 不一定是女生內建的天性
也未必是要透過懷胎十月才可具備的資格
更可能是一種 #決心 或是一種 #選擇:
雖然說生理上的激素
會將媽媽與自己的孩子牢牢綁在一起
但影響激素分泌、改變大腦反應的關鍵
或許還是那顆,願意將畢生都奉獻出去的決心
所以除了全天下的媽媽們
我們今天還想特別祝福那些
同樣擁有一份名為 #母愛 的決心
卻沒有母親名義的「母親們」 -
#母親節快樂!
#怪奇冷知識520